Web常识


###一.Web起源 1969年,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 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1月1日,原先ARPANET使用的交流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互联网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操作系统的发展,起初贝尔实验室给大学研究室提供的UNIX,是附带源码的,各个研究室可以自行修改。1977,Bill Joy(比尔·乔伊,Sun Microsystems联合创始人,03年离开SUN) 伯克利大学的学生,编译发行了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SD UNIX 是第一个包含了网络协议栈库的UNIX(一开始支持的还是NCP协议),这个库也就是熟知的BSD Sockets。通过将套接字与Unix操作系统的文件描述符相整合,使得网络读写数据和读写本地文件一样容易。BSD Sockets几乎成了网络访问的标准,其他系统的Sockets多多少少是基于BSD Sockets修改而来的,即便是Windows中的Winsock也借鉴了BSD Sockets。
乔布斯1985年被赶出苹果,后来他创建了NeXT.Inc,并开发出NEXTSTEP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基于Mach和BSD(混合内核 Hybrid kernel)的。1988年NeXTSTEP第一个正式发布版本问世了。

至于超文本的概念其实在HTTP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预言了一种非线性结构的文本,只是一直没有应用到计算机中。
1980年中Tim Berners-Lee到CERN工作,几个月间创建一个以超文本系统为基础的项目,方便研究人员分享及更新讯息。同时,他创建了一个原型系统,叫ENQUIRE。 但工作了几个月就离开了CERN,转到一个图形计算相关的公司工作,并在工作中积累了网络编程的经验。
1984年,伯纳斯-李以正式员工的身份重返CERN,并于1990年开始着手他构想了多年的万维网以及超文本协议,WorldWideWeb项目,只花了两个月开发在年底开发出来。于是世界上第一个Web出现了,而第一个Web正是构建在NeXTcube工作站上的,运行着NeXTSTEP系统。
后来伯纳斯-李创建了非赢利性的万维网联盟W3C。为Web的良性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浅谈HTTP HTTP的全称为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也就是所谓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C/S(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下的请求响应协议。
在HTTP之初,只是用来传输静态内容,一个URL对应网络中的一个文件,不管你是谁,什么时候,用什么浏览器访问,返回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是一种没有状态(stateless )的访问。所以HTTP一开始设计成无状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随着Web的不断发展,动态内容的需求出现了,所以状态的必要性显现出来了。现在一般都有Session的概念 ,服务器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Session:

  • HTTP Cookies
  • Query string parameters
  • 表单隐藏字段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HTTP请求响应的过程 当TCP连接成功后,HTTP的请求响应总的来说就分两步:

以下数据来自 WireShark抓包的数据

  • 1.发送GET请求

      GET / HTTP/1.1
      Host: www.baidu.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8_3) AppleWebKit/537.22 (KHTML, like Gecko) Chrome/25.0.1364.172 Safari/537.22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sdch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Accept-Charset: UTF-8,*;q=0.5
      Cookie: BAIDUID=3D028EC08E879EE43F74D73F5C5A3E6D:FG=1; BDUT=btisCE4CE66A884493DB42E76032CA2D85AB13d15f1600c2
    
  • 2.服务器端发送响应

      HTTP/1.1 200 OK
      Date: Fri, 22 Mar 2013 06:54:22 GMT
      Server: BWS/1.0
      Content-Length: 4278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Cache-Control: private
      Expires: Fri, 22 Mar 2013 06:54:22 GMT
      Content-Encoding: gzip
      Set-Cookie: H_PS_PSSID=2071_1435_1944_2068_1788; path=/; domain=.baidu.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encoded entity body (gzip): 4278 bytes -> 10329 bytes
    

如果Connection是keep-alive的话,tcp连接不会立即关闭。从HTTP/1.1起,默认都开启了Keep-Alive。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Nginx)中设定这个timeout时间。
###三.Web Server Web Server 的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接收HTTP请求,并对请求进行响应。
Web起初只支持静态的文件,后来为了支持动态的内容,就制定了一套web服务器执行脚本并返回结果的标准, 后来这套标准发展出了CGI标准
每次执行CGI脚本都需要新建一个进程(fork-and-execute),在这个进程还可能需要加载解释器之类的动作,所以代价比较高,如果短时间cgi访问较多的话,会很容器使得系统资源耗尽。

FastCGI,是对CGI的一个优化(或者说是对CGI的一个扩展),提出了FastCGI Server的概念,FastCGI Server在启动后会预先加载多个CGI解释器进程,用于等待请求,其实也就是多了一个进程池的概念。减少不必要的创建销毁CGI进程的代价。Web Server将环境信息以及请求的信息通过UNIX Domain Socket的方式(比如Web Server和FastCGI在同一个机器上) 或者tcp连接(FastCGI Server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然后FastCGI处理好了以同样的方式的连接将内容返回给web server。 对于不同的语言,FastCGI Server 可能会有不同的语言的实现,这些FastCGI Server并提供相关的API接口供你的web app使用。
SCGI(Simple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和FastCGI类似,不过简单的多,没有FastCGI用得多。
AJP(Apache JServ Protocol,Apache 1.x通过mod_jk模块实现,2.0中直接集成了AJP Connector)它是一种二进制格式的传输协议,所以性能比较可观,一般后端为Java Servlet 容器,Apache Tomcat和Jetty这两个Servlet容器都支持AJP协议。
以上的CGI,FastCGI,SCGI以及AJP这些都可以看做数据交换的协议,和语言无关的。

现在再将视线往Web Application这边移一步,这里说说Python的情况,在2003 出现WSGI之前,你若要使用Python写一个Web程序,可以专门针对CGI或者FastCGI写,也可以针对mod_python(集成了python解释器)写,为了解决这种Python Web应用编写时API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在Web Server 和 Web App之间增加一个抽象层,使得Web App这边的接口得到统一。一般所谓的协议或者接口其实都需要两方,WSGI也不例外,分为WSGI Server端和WSGI App端,WSGI Server端也就是所谓的那个抽象层。 有了WSGI,我们写的Python Web App可以在所有的兼容WSGI的Server上跑起来了。在WSGI App这一层接口统一的另一个好处就使得是通用的Web组件成为可能,也就出现了所谓的Middleware中间件。

WSGI Family

  • 2007 Rack,Ruby version
  • 2008 Lua WSAPI,Lua version
  • 2009 JSGI ,Javascript version
  • 2009 PSGI,Perl version
  • 2010 Hack,Haskell version

Web Server Interfaces

而至于Java语言,其用于Web开发的标准为Servlet。目前Servelet已经发展到3.0版。
常用的网站部署方式 前端web server 比如Apache,nginx,lighttpd,HAproxy用来直接处理用户的请求以及给用户响应,如果是静态文件的请求,那么web server直接给用户静态文件,毕竟前端的web server一般都是c语言写的,效率较好。 而动态的部分,则由 web server转至后端的 app server进行处理,传送的方式可以是cgi,fastcgi,ajp,或者直接反向代理。 像Apache或者Nginx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支持FastCGI。 比如一下方式可以作为某个Python Web App的部署方式:

	Nginx/FastCGI <----FastCGI----> FastCGI/WSGI Server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前端的Web Server只负责请求的转发,也就是反向代理的方式,后端的Web App Server本身就集成了Web Server的功能:

	Nginx<----反向代理---->Web App Server Instance1
	^
	|----反向代理---->Web App Server Instance2


####四.Web Application Web Application的开发依赖于 web app server/framework,需要遵循相应的API。 一般Web App都分好几个层,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

  • 表现层: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模板引擎技术了,比如Java的Velocity,Python的Jinja,Node.js的Jade。模板引擎的模板一般都是使用相应的自定义的脚本语言写成,语法都还算简单,模板都有变量,支持循环,条件判断之类的。Render的过程就是将模板文件和变量集合进行合并渲染得到最终的页面内容。
  • 业务逻辑层:这层其实就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调用持久层,得到数据并进行处理,为表现层准备好数据。
  • 持久层:这层主要做的就是数据库访问。很多时候为了性能,都有数据库连接池的概念。
kejinlu /
Published under (CC) BY-NC-SA in categories Programming  tagged with Web  HTML  OS